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医师报风湿专栏③|你了解新生儿狼疮吗?患儿母

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戴伦,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医院 新生儿红斑狼疮(NLE)是一种发生在胎儿和新生儿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抗-SSA 和/或母亲体内的抗 SSB 抗体,这些抗体会在怀孕期间通过胎

作者:戴伦,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医院


新生儿红斑狼疮(NLE)是一种发生在胎儿和新生儿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抗-SSA 和/或母亲体内的抗 SSB 抗体,这些抗体会在怀孕期间通过胎盘转移在儿童中引起疾病??。目前的研究发现,抗U1-RNP抗体也会引起NLE。

戴宇

广东省风湿病学会主席,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风湿病学会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4项)、教育部大学博士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共发表论文223篇,其中在Arthritis Rheumatol、J Autoimmun、Rheumatology(Oxfor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4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6篇,最高影响因子为5篇以上6篇)。

NLE诊断

NLE的诊断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①母体抗SSA、抗SSB、抗U1-RNP三种 一种或多种抗体阳性;

②胎儿或新生儿有心脏传导阻滞,或新生儿有典型皮疹或肝脏或血液系统受累,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诊断的关键点之一是检测母亲的自身抗体。

患有 NLE 的孩子的母亲可能有不同的风湿病。 25%~60%的NLE患儿的母亲没有风湿病史,也没有风湿病的常见表现。这些女性很可能在受孕前就错过了。相关致病抗体的检测可能会延误诊断,并可能对儿童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NLE早期诊断的难点。建议有条件的地方或家庭在孕前或孕早期筛查ANA和抗ENA抗体。

虽然只有 1%~2% 的抗 SSA 和/或抗 SSB 抗体 患有 NLE 的女性的后代会患 NLE,但生育过 NLE 孩子的女性的后代患 NLE 的风险上升到 17%-20%。因此,这些女性在计划再次怀孕之前必须咨询风湿病专家。对于抗SSA、抗SSB、抗U1-RNP阳性的母亲,需要密切监测,并在妊娠16~18周至26周期间连续进行胎心彩色超声检查。建议所有抗体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都应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NLE的预后

NLE的大部分皮损可自愈,通常在6~8个月内消失。不需要治疗或局部外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软膏。 NLE 血液系统变化通常会自行恢复。大多数肝脏受累的 NLE 会在 4 到 6 个月内消退,通常不需要治疗。

目前认为,如果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心脏损伤,未来一般不太可能发生心脏损伤。因此,正常新生儿不需要心脏监测;对于胎儿期,如果发现任何心脏传导功能异常,应咨询儿科心脏病专家,因为儿童心脏传导阻滞可能是致命的,死亡率为 15% 至 30%。如果存在Ⅱ度以上传导阻滞,应在3个月内由儿科心脏病专家进行评估和进一步监测。心率<55次/分钟时必须植入起搏器。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和风湿病治疗的进展,更多越来越多的风湿病患者面临生育要求,而风湿病患者的妊娠是病理性高危妊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风湿病患者的围孕期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涵盖了妊娠和整个妊娠过程,甚至产后一年都需要密切关注。

风湿病的种类繁多,相关妊娠问题的机制复杂,开展临床研究的难度大,是风湿病学家必须面对的难题。因此,本期《医师》风湿专栏重点关注围产期风湿病。定期管理特邀专家分享,希望相关理念能得到风湿科、妇科、产科等相关科室医生的重视。

文章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hxsekzz.cn/zonghexinwen/2021/0831/445.html



上一篇:中国课题组新发现登上权威儿科期刊:丈夫孕前
下一篇:《危重新生儿遗传性疾病快速全基因组测序专家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投稿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编辑部|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版面费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