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儿医名医榜 | 31 新生儿科业务主任——王文静:

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生儿科 王文静 38年青丝变白发,她随着儿医一起成长,由一个刚出校门的懵懂青年成长为陕西新生儿专业的知名专家,成长足迹中也默默见证了儿医几代人奋斗不息的身影,收获着新

新生儿科 王文静

38年青丝变白发,她随着儿医一起成长,由一个刚出校门的懵懂青年成长为陕西新生儿专业的知名专家,成长足迹中也默默见证了儿医几代人奋斗不息的身影,收获着新生儿专业的发展与崛起的闪耀成绩。

走进人物

Character introduction

王文静,主任医师,新生儿科病区业务主任,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任西安医学院临床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委员会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感染委员会常委员 ,中国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委员,早产儿专业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学会高危儿童健康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学会新生儿疾病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新生儿医疗分会理事;全国新生儿专业医联体带头单位新生儿学科带头人;新生儿复苏省级培训师;西北新生儿协作组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新生儿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会长;西安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新生儿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围产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生长发育学会常务秘书长;陕西省儿科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国小儿急救杂志》特约编委。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呼吸支持,营养管理,早产儿及极早产儿的救治、随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

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新生儿科工作,专业方向为新生儿呼吸危重症的诊疗,对新生儿疑难性疾病,新生儿急危重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呼吸支持治疗,遗传代谢疾病,早产儿管理,随访方面的临床实践与研究。2006年荣获陕西省人事厅“十一五”期间培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荣获西安市妇联“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陕西省妇联与陕西省卫生厅“巾帼建功标兵”。

0 1 转挑战为机遇,她奋勇向前

毕业分配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时,当时医院条件有限,再加上危重病人多,医护人员少,加床加班是常事,王文静主任一直任劳任怨,事必躬亲,小到一把椅子申领,大到科室患儿床位协调调配。1988年,她前往上海市儿童医院参加全国第一届新生儿急救学习班,聆听新生儿科的奠基人金汉珍教授对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的描述和我国新生儿急救单元的设置,并经过在上海儿童医院的短期学习,她看到了我国新生儿专业与国际新生儿专业的差距,也看到我们作为西部城市与东南城市专业发展的差距,备受触动,同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但她并未屈服于困难和挫折,反而化压力为动力,转挑战为机遇,在老主任田如惠、林国华、王丽珠、马敏珊主任的带领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参加第四届主治医师学习班,经过系统的儿科理论学习的加固后,2000年她担任新生儿科主任一职。凭着对专业热爱,对专业执着,每天坚持学习新知识,白日黑夜不停歇地汲取知识,每天看书都到凌晨1-2点。从2004年举办西安市儿童医院首届新生儿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此后连续举办新生儿新技术学习班6期,极大的推动了陕西新生儿科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推广,扩大了学科影响。

0 2 变被动为表率,她矢志不移

2007年科室搬入新大楼,病区扩大,她带领学科內练基本功,打造核心竞争力,最早开展省内新生儿急危重症监护与管理。以领头羊姿态率先开展:脐静脉换血术,侧脑室引流术,开展陕西省首例N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借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平台,开展疑难疾病的基因检测;开展陕西地区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在当时缺少先进设备的现实情况下,她亲自带着复苏囊从宝鸡成功转运危重新生儿。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陕西省第一个独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NICU)成立了。

临床工作中,她始终精益求精,勇于进取,严谨治学,并不断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帮扶西北地区兄弟医院建立发展新生儿科,已与数十余家单位建立定期互动,同时加强了地区间的业务随访网络及学术交流。为推动新生儿复苏技术,她走遍了陕西地区,每年开展新生儿专业讲座20余场;在成为西安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后,更加努力,对近年的基因检测技术,以及遗传性相关的知识从基础开始学习,包括课题设计,医学统计学,她都一一涉猎。

文章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hxsekzz.cn/zonghexinwen/2022/0206/687.html



上一篇:三胞胎早产儿宝宝,济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保
下一篇:我国中西部学龄期儿童先心病患病情况如何?复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投稿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编辑部|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版面费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